教师登录
首 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院长介绍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资讯中心
综合新闻
信息公告
教务通知
资源下载
招生信息
教师风采
专任教师
实验员
讲座教师
行政人员
教工院友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科竞赛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3060双碳
3060专家工作站
闽都教育发展基金会
双碳资讯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党团建设
党建资讯
党团在线
学子风采
团学会
环境保护协会
第二课堂
优秀校友
交流合作
对外交流
服务社会
实习就业
实习实践
就业与深造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科研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胡建信教授:控制二恶英是削减POPs的关键
人员机构
2007-05-24
“制定《中国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的准备工作,其实在2001年签署公约之后就开始了,应该说从那时起我们就感受到了许多困难。”回忆起参与编制的国家实施计划,胡建信教授打开了话匣子。
编制组包括各有关部门的许多同志,刚进组时,大家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了解还相当的初级,胡教授一点也不奇怪。与我国急需解决的水污染与大气污染相比,社会对POPs的认识程度同样给编制组提出了挑战。
首先就是基础数据的问题,由于长期缺乏监测,从行业到地方再到全国,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的状况到底如何,在编制正式开始前,还是一本糊涂账。一次次的调研收集数据,对编者组专家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而数据收集的工作包含了几个方面,首先是生产杀虫剂类POPs的企业,比如滴滴涕的生产厂家等,这样的统计工作还算简单,而对排放二恶英的行业、企业的调查以及含POPs废物和污染场地的调查实在是非常艰苦。在准备期,编制者们发现二恶英的分析技术资料、排放源的数据基础非常差;而由于年代久远、记录不全,含POPs废物和污染场地的信息也很难获得。
“二恶英产生有3个条件,氯、碳、温度,从某个角度说,有二氧化碳产生,就有二恶英产生。”胡教授告诉记者,我国已知二恶英排放量约10千克TEQ(毒性当量),拿一个产能1万吨的冶金企业来说,它每年排放的二恶英相当于1克TEQ左右,由此可以推算,大大小小的污染源该有多少。而这些污染源又涉及钢铁、冶金、电力、造纸、化工等十几个行业,数据收集工作难度非常大。
编制《国家实施计划》就是要为POPs削减提供一份有操作性的、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由于我国针对二恶英排放控制的措施十分有限,二恶英总的排放量还有增加的趋势。如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充分考虑现有污染源信息、管理措施、技术水平和资金的可获得性,是制定《国家实施计划》战略目标的关键。因此,《国家实施计划》必须涉及新政策法规的出台,涉及对危险化学品管理体制的改革,涉及控制POPs污染的最佳技术方案,更涉及消除POPs污染需要的资金投入。如何把握好这些问题,给出一个可以实现的方式绝非易事。
因为涉及的行业企业众多,又大多关乎国计民生,《国家实施计划》编制的过程是不是也是利益博弈的过程?面对记者的问题,胡教授的回答出人意料。虽然行业部门大多谨慎,但是由于对POPs产生、危害的了解太少,很多企业还不知道自己要承担履约的义务。
二恶英是一种半挥发性的有机物,容易沉积在地表,一旦进入土壤,很难降解。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已经明确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绿色贸易壁垒,多氯联苯、多溴联苯、二恶英都成了“考评”的指标。“在经贸全球化的趋势下,必须有这样的意识。”胡教授认为,《国家实施计划》按照积极稳妥的方针,以公约所规定的基本责任为最高目标,强调解决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健康影响大、风险高的POPs污染问题,这不仅是对公众健康的考虑,也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胡教授认为,虽然对二恶英等POPs的控制存在不小困难,但是只要各有关部门统一行动,研究水平、监测水平跟上,政策法规健全,技术资金保障到位,削减POPs的脚步一定能在困难中前行。